黃花崗首期發刊詞
民主,統一,和平為中華
辛灝年
黃花崗雜誌終於問世。而以黃花崗之地名,作為本雜誌之刊名,我們相信,其 意其情,已在其中。海外華人,固能夠聞風而解意;國內民眾,更能夠風聞而動情 。 黃花崗本應誕生在故國民間。
然而,中國大陸因被迫倒退五十餘年,晚清以來 ,尤為辛亥之後,人民曾寶愛的信仰、言論、新聞、出版諸自由,早已蕩然不存。 是故,黃花崗地名雖在,黃花崗雜誌難生。而中國臺灣,分治既久,離心益盛,孫 先生之思想與傳統,似已成為“昨日黃花”,是故求獨聲高,媚共聲起,反共聲咽 。黃花崗精神既已不傳,黃花崗雜誌則何以生? 黃花崗雜誌在海外創刊,雖為海外的自由精神和民主風氣所使然,卻為愛中華 、愛民主之“人心不死”所決定,尤為孫先生歷經了一百年考驗的思想,終於能夠 為他的大陸子孫再認知、再傳揚所激勵。於是,數位美國華僑,一群大陸學子,在 孫中山先生民主建國理想的鼓舞下,在祖國大陸民間歷史反思成就的推動下,本著 “血氣之勇不可有,理義之勇不可無”的應有正氣,創辦黃花崗雜誌,其意雖在“ 述往事,思來者”,其志則在“民主、統一、和平為中華”。
志在民主,是因為民主政治,大勢所趨﹕在世界,則人權為民主之精髓;在中國,則民權為民主之初步。因為無民權,民主便無所由來。更何況今日的中國大陸 人民,尤遭遇一家曠古未有之專制復辟統治,普通民眾的應有民權,早已被褫奪殆 盡,所以,民權主義,尤為中國大陸民眾今日求自由、爭民主之“一寶”。 志在統一,是因為我們的祖國,至今既處在分裂、分治的不幸狀態,又處在即 將出現民族紛亂、分裂的動蕩前夕。其緣由,固因為“中華中國”曾於大陸為“馬列子孫”所顛覆;還因為“馬列中國”對中華民國臺灣的持續高壓,和對境內少數 民族的持久鎮壓。所以,志在統一,便是志在“中華中國”的民主統一,而非“馬 列中國”的專制一統。這才是真民族主義。舉凡“要做中華兒女、不做馬列子孫” 者,理應持有這一真正的民族主義精神,和正確的祖國統一觀念。 志在和平,是因為沒有和平,便喪失了民生建設和民生發展之根本。而追求民 權主義和民族主義實現的根本目標,就是為了民生主義的最終實現。然而,和平非 為乞求而來,民生更為腐敗政府所不予。而中國大陸人民迄今所面對的,恰是一個 只要“黨治、黨有、黨享”的腐敗專制,而非一個實行“民治、民有、民享”的民 主良制。
所以,我們才既需要“以求民生來求和平”,又需要“以求民生來反專制 ”。若民生與和平相輔相成,則和平存;若民生為專制所不予,則和平亡。梁啟超 所謂“革命黨何以生?生於政治腐敗”之一言,雖道破了“和平不存、罪在專制腐 敗”的實情;而孫先生之“歐洲君主立憲均為革命之所賜”的教誨,尤應為“甘為 專制要和平”,卻“不為民生要和平”者之一戒。 由是觀之,孫先生之三民主義,非但是中華民族之科學的思想貢獻,並且理應 是黃花崗雜誌要努力傳揚的人民理想。而此一理想,在今日中國大陸民眾再次奮起 追求之時,雖有千言萬語,萬緒千頭,然“要其一貫之精神”,就是﹕
民權、民族、民生要實現, 民主、統一、和平為中華!
<<黃花崗雜誌>> 第一期
2001年10月10日